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工作动态
三门峡人大:聚焦物业民忧民盼,解决群众“家门口事”
发布日期:2025-09-29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家里灯坏了,一个电话,物业师傅五分钟就上门,专业又稳妥。”

  “是啊,你看小区这草坪前段时间枯了,物业马上就补种了,现在散步多惬意。”

  从一盏灯的明暗,到一片草坪的枯荣,三门峡市湖滨区建业壹号城邦居民们的对话折射出“家门口”的可喜变化。从报修响应到环境维护,物业服务的高效与温度,正悄然转化为居民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小区物业管理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是群众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物业管理领域的矛盾与诉求日益凸显,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和基层治理的难点。民之关切,行之所向。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物业管理监督作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连续三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打出了一套精准有力的监督“组合拳”,推动物业管理从民生“痛点”变为基层治理的“亮点”。

  精准把脉,从民声中明确监督方向

  人民有呼声,人大有行动。2023年初,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6份代表建议不约而同直指物业管理顽疾:物业服务质价不符、公共设施维护不力、业委会成立运作艰难、老旧小区管理缺失……字里行间汇集的皆是群众心声,寄托的是万家期许。

  这一“点题”迅速得到响应。市人大常委会立即组建专题调研组,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不仅“听汇报”,更注重“察实情”:系统梳理市“12345”热线高频物业诉求,深入街道社区与企业、群众座谈,从群众的“诉求清单”和企业的“困难清单”中精准把脉,最终梳理出7大类20多项具体问题,涵盖法规政策落实、监管机制、市场运行、主体责任界定、老旧小区长效管理及业主自治能力等方面,形成了一份数据详实、剖析深刻的调研报告。这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为后续监督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问题导向。

  当时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将主题教育与履职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建立了“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将发现的问题、收集的建议逐条细化,明确责任单位、转化措施和预期成效,交付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做好跟踪督办。

  2023年,三门峡市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物业行业党组织建设,培育“红色物业”示范点,推动物业小区党建联建,促进物业服务有效融入基层治理,基本上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基层主抓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跟踪问效,在审议中推动整改落实

  监督重在持续,贵在落实。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审议市政府物业管理专项报告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推动监督从“破题”走向“解题”。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座谈交流与问卷调查互补的方式,聚焦“物业服务水平与收费不匹配、小区业委会作用发挥不充分、部门协同监管力度不够以及上一年度调研成果转化清单中所列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等问题,开展了深入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审议不止于“议”,更着眼于“行”。市人大常委会综合审议情况形成的审议意见,既指出短板,更开出“药方”:要强化物业行业监管力度,规范物业管理行为;要坚持党建引领,提升小区党建工作水平;要加大对业主自治组织的指导和扶持力度;要分类施策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要持续跟踪问效,确保调研清单和审议意见条条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化压力为动力,将监督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筹措各类改造资金3.6亿元,对245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投资2500余万元,启动实施85个老旧小区、6317户居民燃气“瓶改管”;对138台老旧电梯实施更新,利用维修资金收益对280部电梯购买维修保险,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6万余个。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专题询问,以刚性手段凝聚治理共识

  监督是否真正有效,最终要看问题解决了没有、群众满意了没有。2025年,市人大常委会亮出监督“利剑”,开展物业管理工作专题询问。

  询问会上,气氛严肃而热烈。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们围绕三年来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监管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如何监管物业小区电梯?”“如何统筹推进查处小区内违法占用公共空间建设?”等接连发问。问题精准犀利,直指痛点难点。

  应询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国防动员办公室等负责人不回避、不推诿,正面回应,既详细介绍了三年来特别是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后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展,也坦诚分析了当前仍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和承诺。

  专题询问重点在“问”,关键在“答”,目的在“改”。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政府在会后根据询问情况,进一步研究处理,并在规定时限内向常委会提交整改落实情况的书面报告。必要时,常委会还将进行满意度测评或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询问有答复、有结果,督促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久久为功,“问题清单”变“幸福账单”

  三载耕耘,硕果盈枝。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监督,既督出了压力,也督出了对策,更凝聚了共识,推动市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破题攻坚、提质增效,完成了一次从“治理难点”到“民生亮点”的深刻转变。

  党建引领更强劲:全市172家物业企业,共成立党组织96个,340个住宅小区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建立基层党组织235个,58个住宅小区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党组织建设覆盖率86.2%。培育河南省省级“红色物业”示范小区3个,省级“美好家园”示范小区2个。

  监管效能明显提升:有效运用物业监管平台,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开展星级评定。截至目前,认定五星企业3家,四星企业18家,3星以下企业151家。将星级评定成果上传至物业监管平台,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推动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确保与服务价格适配。

  业主自治稳步推进:街道社区依法建立业主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目前全市住宅小区已组建业主委员会287家、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265家,居民有效参与小区自治,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依托物业管理提升年活动,开展全市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专项整治,成立物业纠纷专业调处室,物业领域投诉量同比下降48%,业主满意度提升30%以上。

  从“民声”到“民生”,从“痛点”到“通点”,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以法治力量守护万家灯火,将居民的“问题清单”一步步变为可知可感的“幸福账单”。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监督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谱写三门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坚实的人大力量。(黑亚妮  李俊乾)

作者:杜卫萍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