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渑池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两高四着力”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不断激活代表履职新动能,推动代表履职提质增效。
专业赋能,助力发展大局。将人大代表按行业、区域等编组进站,围绕中心大局,紧扣发展所需,锚定人民所愿,组织专业领域代表围绕生态修复、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形成了关于全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情况、全县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等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提供参考。探索建立跨层级专业代表小组,与产业代表联络站协同发力,推动解决制约发展的实际问题。县人大代表张红晓牵线引进希格腾华再生铝、星源新材料等工业项目,为县域工业经济注入活力;县人大代表王新军深耕仰韶文创研发,其产品成为豫西文化名片并亮相巴黎奥运会,有效提升了仰韶文化影响力。通过发挥代表专业优势,切实将代表“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资源”。
扎根基层,畅通民意渠道。在巩固提升乡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功能基础上,向农村基层、社区延伸设立代表联络点17个,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组织代表深入村组、社区听取民意,通过民生微实事立办机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县、乡人大通过代表联络站点,收集民情民意8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0余件。依托仰韶酒业、东方希望等龙头企业,组织代表在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活动中发挥作用,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增强产业竞争力。建立县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联系乡镇人大主席团制度,指导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及时收集、督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各乡镇代表活动频次、质量、阵地建设和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县乡人大组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60余次,参与代表300余人次。陈村乡通过代表小组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方筹措政策性资金45万元,对韶兴村主干道进行提升改造,将群众的心愿清单兑现为幸福账单。英豪镇通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了解到槐英村、后营村、翟延村群众农田灌溉与日常用水难题,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动村民组成清淤队伍,对废弃蓄水池进行清淤改造,解决了三个村200余户、700余名群众日常用水和农田灌溉难题。
闭环督办,提升建议办理实效。建立“县政府领导领办、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专项督办、代表全程参与”的闭环办理机制,以办理实效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2024年县人代会期间收集代表建议121件,其中当年办成A类建议78件,占总数的64.5%,首次突破60%大关;2025年收集代表建议130件,已交办至30个单位,并选取10件代表建议作为2025年重点建议实施重点督办,推动建议办理从“件件有回应”向“事事见实效”跃升,为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服务发展大局奠定坚实基础。(文/张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