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工作动态
代表风采┃雷振龙:春风化雨润无声 医路守护山乡情
发布日期:2025-07-30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在层峦叠嶂的陕州区宫前乡北片区,铁炉沟、刘家庄、杏花、马圪塔、瓦窑沟等七个行政村星罗棋布于群山之中。这里风景秀美,却也因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长久以来,“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几千名村民的心头。作为一名在基层服务近30年的医生,一名肩负着群众信任与组织嘱托的乡人大代表,宫前乡中心卫生院院长雷振龙深知群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分量,更深感人大代表沉甸甸的责任。在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乡政府支持下,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破解难题,用实干架起了一座通往健康的桥梁。

图片1

 

俯身贴耳听民声

 

       当选乡人大代表,意味着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雷振龙始终将“代表”二字刻在心里,主动走近乡亲们。利用工作之余,多次进村入户、送医送药、倾听诉求。在马圪塔村,秦大爷因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卧床半年,去一趟市区医院的花费让他直摇头;在刘家庄,看到张大爷开着三轮车拉着老伴奔波求医,他不禁揪心……几个月下来,他走访了七个村一百多户人家,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沉甸甸的民情:慢性疼痛、老年病、心脑血管病成了乡亲们绕不开的“痛点”;而究其根源,是区域内严重缺乏医疗阵地,缺乏针对常见病的特色服务,就医路途遥远更带来了沉重的额外负担。经过扎实的调研,一份凝结着数据和实情的《马圪塔医疗延伸点可行性报告》成形,清晰指出了核心症结:缺阵地、缺专科、缺便利!

 

架设枢纽解民忧

 

       群众的需要,就是行动的号令。解决北片区七个村群众的就医难题,必须建立一个中心卫生室。作为人大代表,雷振龙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各方集思广益,提出了《关于在宫前乡北片区建立一个中心卫生室的建议》。这一想法得到了乡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建立中心卫生室被迅速提上议程,最终方案在基本的诊室、药房之外,特别增加了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方便;还专门开辟了独立的中医诊疗空间,以便以后能更好地服务乡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马圪塔村中心卫生室于2024年10月11日正式开诊!这座凝聚了大家心血的卫生室,迅速成为辐射七村的医疗枢纽。乡卫生院每天派医生坐诊,慢病管理有了坚实的保障;药品配送体系打通了,近两百种基本药物、数十种中成药稳定供应。看着卫生室人来人往,他心中充满慰藉,乡亲们就医的距离,从曾经的翻山越岭十几公里,缩短到了如今几里路的范围,卫生室的月诊量很快突破了200人次。在家门口的医疗服务,让乡亲们的笑容多了起来。

 

精准破题纾民困

 

       解决了“看得上”的问题,“看得好、看得起”的压力依然存在,尤其是乡亲们长期深受慢性疼痛的折磨。关节炎、腰椎病像无形的枷锁,限制了他们的劳动能力,高昂的治疗费用更是让困境雪上加霜。凭借医生的专业敏感和人大代表的履职责任,他意识到必须开辟新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郑重提交了《关于建设疼痛专科,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这份立足实际、着眼痛点的建议,得到了乡人大主席团的认同和乡政府的高度重视。方向随之明确:引入针灸、艾灸、中药塌渍等真正适合基层的十项中医适宜技术;想方设法提高新农合在疼痛诊疗的报销比例至80%;将关口前移,把疼痛筛查送到村里。思路确定后,关键在于落实。他积极奔走协调,促成了乡卫生院与三门峡市中医院“结对子”,邀请专家定期指导,培养三名骨干医生,让他们真正掌握核心特色技术;同时,积极争取设备更新,定向透药治疗仪、升降艾灸盒等设备陆续到位,使服务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为方便群众,他还推动利用晚上时间在卫生室庭院里办起了“中医夜市”,提供免费推拿、理疗和健康咨询,配上一杯杯精心熬制的酸梅汤养生茶饮,吸引了周边300多位群众前来体验。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曾备受腰腿痛折磨的卫大爷感慨地说:“以前去一次城里医院,来回花销大不说,效果也不稳定。现在乡里就有专门看这病的,报销多,花钱少,手法也好多了!我这老腰啊,又能下地干活了!”像卫大爷这样的受益者越来越多。数据也证明了成效:疼痛患者年均医疗支出平均降低了1200多元,原本因病丧失的劳动力也恢复了不少。

疼痛专科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解开了压在北片区群众心头另一把沉重的锁——“看病贵”,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更加坚实。

 

 

拳拳之心永守护

 

       如今,以马圪塔村中心卫生室为坚实支点,以乡卫生院疼痛专科为特色亮点的北片区医疗卫生新格局已经成形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最直观的变化是就医负担的减轻,不仅仅是医药费,更多的是交通费用和时间成本节省了下来。卫生院年度的满意度调查中,北片区的数字跃升到了90%。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雷振龙的辛勤付出,他将人大代表履职深度融入本职工作,通过“带头”深入调研,精准把握乡亲们的医疗需求;“带动”多方资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汇聚力量;“带领”团队创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雷振龙真正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和监督推动作用,让法律赋予的职责化作守护山乡健康的涓涓暖流,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文/图 王宽 刘乐)


作者:刘雨啸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