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有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日三餐热乎可口,一个月才花240元,比自己在家做饭省心多啦!” 近日,陕州区西张村镇凡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里,75岁的霍样超老人捧着饭碗,笑得合不拢嘴。
这座2023年投入运营的照料中心,占地1200平方米,21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多功能活动室、餐厅、休息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它不仅为村里老人提供休闲娱乐、生活照料服务,更精准瞄准7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老年人的 “吃饭难”,让40位老人在这里开启了 “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让他们安享晚年是应尽之责。” 作为人大代表、凡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对留守老人 “做饭难、吃饭难” 这一揪心事早有关注。他在人代会期间提交《关于推进村级老年助餐服务的建议》,呼吁整合村集体闲置资源、设立专项补贴,这份建议被列为重点督办件,为后续工作争取到政策支持。为了让在外年轻人安心打拼,他主动扛起责任,在上级部门支持下推动照料中心建设——从选址、规划到施工,全程亲力亲为,把这件民生事办得扎实妥帖。
中心建成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每月200元的餐费标准,却鲜有人问津;有的村民觉得,家里有子女还让老人去食堂,怕被人笑话......张建没有气馁,带着村 “两委” 干部挨家挨户拉家常、讲政策,细细介绍照料中心的服务优势。为了解决有场地无进入难题,他牵头探索出 “五个一” 运营模式:村党支部统筹引领,由副书记主抓日常;成立老年协会负责管理;优先保障 70岁以上独居老人入住;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提供理发、体检等配套服务;制定管理办法动态管控资金与捐赠物资,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用心付出终见成效。在张建的努力下,照料中心渐渐热闹起来,越来越多老人主动走进来。为了让老人们吃得舒心、吃得健康,张建亲自敲定每日食谱,既有炝锅面、羊肉汤等家常饭暖胃,也有油饼、糖糕等特色小吃解馋,确保餐品天天不重样,又符合老年人饮食需求。在代表联络站进站接访群众时得知行动不便的老人诉求后,立即协调工作人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让热乎饭菜直抵家门口。
除了 “舌尖上的关怀”,照料中心更成了老人们的 “快乐家园”。象棋赛、广场舞赛轮番上演,养生讲座、科普课堂座无虚席,元宵节猜灯谜、重阳节送祝福等活动温情满满,在这里,老人们玩得开心、聊得投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如今,凡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已成为当地一张温暖的民生名片,张建则用扎根基层的实干,践行着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铮铮誓言。“接下来,我会继续收集村民对照料中心的改进建议,持续加大投入,完善服务机制与基础设施,让‘幸福驿站’越办越红火。” 张建的话语里满是笃定。
从一餐一饭的琐碎关怀,到日复一日的坚守担当,这位人大代表以初心为笔、以行动为墨,在乡村养老的画卷上,不断描摹着 “老有颐养” 的温暖底色,让幸福 “食” 光在凡村的烟火气中愈发绵长。(文/陈涛 崔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