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为民办实事 倾心解忧暖民心。”近日,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村民宁栓英将一面锦旗送到人大代表任苏静手中,感谢她奔走三个月,终于解决了困扰许久的窑洞漏水难题。
精准培训接地气 代表履职有深度
“以前看政策条文一头雾水,现在学了《土地管理法》,村里耕地保护心里有底了!”这是代表们参加专题培训后的真切感受。今年以来,高庙乡人大聚焦“接地气”培训,除常态化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专门组织《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等涉农法规培训,70余人次代表在“充电蓄能”后化身政策“宣传员”、民生“守护员”。小安村黄河边5亩违规堆放矿渣的耕地被及时整改复耕,人居环境治理中违规占耕风险被提前规避,正是代表们用法治思维推动解决问题的鲜活案例。
实事共商暖民心 小事办好聚民力
“村里老人吃饭难”“村口路灯不亮”“垃圾清运不及时”……这些群众念叨的“小事”,在高庙乡人大代表眼中都是“大事”。今年高庙乡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代表们票决确定的10个民生实事项目格外“对味”:小安村老年人助餐点、6个村基础设施建设,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等总投资超千万元,全是从群众呼声里“筛”出来的急难愁盼。为了办好这些民生实事,该乡先后组织175人次人大代表进行了12轮监督督办,确保这些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每月人大代表活动日,联络点里总是热闹非凡。“农药包装乱扔”“广场绿化缺管护”等50余条民生诉求被一一记下、逐项解决。“别看事小,解决了心里亮堂!”村民们的点赞,道出了小事里的民生温度。
一线办公解民忧 服务发展添动力
“席地而坐拉家常,问题解决在当场”成为高庙乡人大代表履职的新风尚。在花椒地边、大棚角落、农家墙根,代表们开起“地头席地会”,把政策讲透、把道理说清。群众已形成共识:代表就在身边,有事找他们靠谱!
代表不仅护民生,更助力发展。羊虎山花椒合作社扩建遇难题,代表们跑部门、联资源,融资、用工、供电问题逐一破解;大安航空基地建设卡壳,代表们盯进度、解卡点,确保项目如期完工。从田间地头到项目现场,代表们交出了一份“提建议21条、解难题60余件”的民生答卷,用实干为乡村发展注入“催化剂”。
机制创新提质效 人大工作上台阶
“@人大代表,村口路灯不亮了!”如今,高庙乡群众有事儿,在“@人大代表”微信群里一发消息,代表们就会及时响应。这一“亮身份、建群聊”的新举措,让意见征集从“被动等”变“主动联”。“代表+纠纷调解”“代表+环境监督”等特色服务,更让代表履职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人大代表”微信群一经成立,立刻就受到群众的关注。短短几天时间,就有20余名群众提出了30余件身边的“急难愁盼”小事,人大代表通过多方举措,提出了10余条意见建议,推动20余件群众身边小事尽快解决,并深入群众协商解决了邻里之间的小矛盾、小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提升工作水平,让代表‘沉下去’、民心‘聚起来’,为推动基层高效能治理、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高庙乡人大负责人表示。(文/ 张红霞 张宏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