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建设 >调查研究
关于三门峡市扶贫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6-05-30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农村工作委员会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为深入了解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情况,5月23日至24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朝红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深入卢氏县杜关、东明、双龙湾和陕州区的张汴、西张村、宫前、店子等乡镇,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市扶贫工作的做法、成绩、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6个县(市、区),1343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68万人。现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工作重点县1个(卢氏县),省“三山一滩”重点县2个(卢氏县、陕州区),贫困村255个,贫困人口14.2万人,贫困村、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市行政村、农村人口总数的18.9%、8.5%,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3.3%。经过调研了解,全市致贫原因可分为11种,其中因缺技术致贫的占29.5%,因缺资金致贫的占26.8%,因病致贫的占12.2%,因缺劳力致贫的占7.9%,因残致贫的占6.4%,因学致贫的占5.1%,其他因自然灾害、交通闭塞、缺水、缺地、自身发展力不足等原因致贫的占11.2%。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脱贫攻坚安排部署,结合实际确定脱贫思路,围绕“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迅速掀起脱贫工作热潮。

    (一)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以及全市性工作推进会,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专题研究部署。同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是压实市级领导分包责任。由45名市级领导干部定点帮扶55个贫困乡(镇),按照“出主意、解民忧、促发展、夯基础”四项具体工作职责,每月深入帮扶贫困乡(镇)指导工作1次以上,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不脱贫不放手。二是压实县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分别与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订了脱贫责任状,明确各县(市、区)委书记为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范围内的脱贫任务全面负责,不脱贫不离开。三是压实市县部门帮扶责任。全市确定了127个市直单位联系129个贫困村,310个县直单位联系所有255个贫困村,每个定点扶贫单位派出1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驻村帮扶。四是压实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工作责任。对255个贫困村全部派驻第一书记,明确由扶贫单位分管领导、驻村第一书记等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三门峡市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落实工作纪律,真正沉下心来推进工作,不脱贫不撤离。

    (二)科学施策,精准扶贫。一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一批。 “十三五”期间,整合利用中央、省涉农资金4亿元,扶持发展果品、蔬菜、畜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直接、间接带动12.15万贫困人口脱贫。2016年,全市拟投入资金1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3000万元,布局产业扶贫项目100多个,带动6000余户、2.3万贫困人口脱贫。二是开展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十三五”时期,全市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4万户、8.69万人,主要分布在伏牛山、秦岭山系等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涉及5个县(市、区)。按照我市《“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小城镇、产业集聚区、乡村旅游景区、行政村内就近集中和就近分散安置等途径,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三是实施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扎实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坡耕地治理、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用好国家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对处在天然林保护区、水土保护区、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的7834户、2.07万人实施生态补偿,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发展林下经济脱贫。四是积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长远之计,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全市培训贫困人口4.05万人。到2019年,全市拟开展职业学历教育培训1.82万人以上,转岗就业技能培训0.6万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3万人以上,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0.3万人以上。2016年,完成培训1万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000人,致富带头人200人,技能培训3800人。五是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突出社会保障这一兜底之策,积极推进农村低保线和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探索让贫困户在普惠制基础上再享受特惠政策,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市计划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29万人。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一是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与省农发行开展深入合作,创新融资机制,着力破解资金难题。利用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与省农发行对接有关政策,力争实现省农发行对扶贫开发贷款实行整区域综合“打捆”授信,放宽扶贫开发项目准入门槛,在贷款规模倾斜、利率和期限方面给予优惠等,努力实现“五个一批”工程与农发行金融支持的深度融合。组织5个县(市、区)建立易地扶贫搬迁融资平台,承担省级融资平台转借转贷资金44亿元的对接管理,整合电力、交通、教育等部门投入6亿元,配套建设安置区基础设施,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基层组织保障。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建“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好村支部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抓党建促进扶贫工作开展,培养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踏实肯干、勇于创新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成为脱贫攻坚“领头羊”。三是强化督查考核。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印发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三门峡市定点扶贫单位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重点加强对减贫成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督查考核,充分发挥 “指挥棒”的作用。四是强化宣传阵地保障。乡(镇)一级做到“六有”,即有脱贫攻坚指挥部、有统一挂牌和作战图、有信息系统、有专职办公人员、有档案资料、有宣传标语,实行挂图作战、对表交账。贫困村做到“八有”,即:有脱贫攻坚作战室、有统一挂牌和作战图、有自动化办公设备、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基础资料、有宣传广播、有宣传标语、有驻村工作队公示牌。贫困户家中有“一卡一册一书”,即:有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有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册、有脱贫攻坚双向承诺书。五是完善退出机制。建立完善县、村、户脱贫档案和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加强监测督查,严格审核把关,脱贫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定期公开脱贫信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干群思想转变难。个别基层干部政策把握不准,业务不精,宣传发动不到位,成为脱贫攻坚工作向前推进的制约因素。部分贫困对象习惯于“等、靠、要”,“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二)工作合力形成难。少数帮扶单位、企业和帮扶责任人没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落实帮扶任务时身入心不入,给群众留下扶贫脱贫“走过场”的印象。市直相关部门的扶贫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机制,各职能部门往往是按照行业要求,各自为战,上下联动、部门互动扶贫脱贫合力不够。

    (三)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套难。目前,国家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是以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已经实施过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今后将不再下达此类项目。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前年每村为60万元左右,去年以来虽然增加到了70万元,但由于我市贫困村多处在偏远山区,地貌特征复杂、人口分布零散、建材物料运输成本高、建设任务大,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脱贫工作的需要。

    (四)易地搬迁推进难。扶贫搬迁无疑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实行搬迁扶贫难度较大,主要存在上级政策调整幅度大、资金不明朗、国土用地和城建规划等手续审批难、环评无法进行等众多制约因素。政策调整幅度大,导致不同年度搬迁户心理不平衡,产生不稳定因素;资金不明朗,致使群众有徘徊犹豫思想,影响搬迁进度;用地和建设规划手续审批繁琐,影响搬迁点开工建设和工程验收。此外,由于搬迁后续产业不能实现全覆盖、搬迁到县城周边后生活成本增加等原因,容易出现返贫现象。

    (五)扶贫产业培育难。产业扶贫是首选的脱贫路径,是脱贫的重要方式,是易地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覆盖贫困人口最多。问题在于:一是贫困山区特别是深山区的产业发展由于受到资源禀赋单一、基础设施落后、龙头企业缺乏等因素制约,产业培育异常艰难;二是目前贫困村、贫困户在脱贫产业选择方面多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上,由于农副产品价格相对不稳定,难以形成可靠的市场预期;三是部分科技扶贫项目涉及的特色产业,都有一个培育发展的过程,如花椒、大樱桃等一些特色种植产业周期较长、见效相对较慢,往往需要三至四年才能取得明显效果,对贫困户按期脱贫将会带来一定影响。

    三、意见和建议

    (一)真抓实做,进一步做好精准识贫。扶贫工作贵在精准。要进一步在精准识贫上下功夫,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扶贫工作安排部署,精心开展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活动,严格遵守“坚持标准、综合考量、民主评议、群众认可”的精准识别原则,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的精准识别方法,严格执行“本人申请、村民评议、两委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的精准识别程序,推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把识别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确保应进则进、该退则退,不错一户、不漏一人。

    (二)争取支持,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政府在做好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建专班、强力推进的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要认真落实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互联网+”、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最大限度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就业渠道,增强“造血”功能,打牢脱贫致富的根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防止脱贫又返贫。另外,内生动力并非人人都有,要注重激发连片区域开发的“群体性内生动力”。

    (三)集中力量,进一步合力攻坚。各级政府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责,把最优的资源、最强的力量向一线倾斜。要用好政策机遇,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水利、电力、金融等行业对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凝聚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形成帮扶合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抓好落实,进一步推进五个一批工程。一是给予贫困地区产业培育更多政策支持和项目倾斜。在土地流转、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大胆实践,扶持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收入促使更多群众长久稳定脱贫。出台鼓励工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商贸企业、电商企业在贫困地区落户的奖励政策,在土地划拨、手续办理、税收减免、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引导更多龙头企业对山区优势资源特别是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就地吸收贫困户就业,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加大对贫困山区易地搬迁支持力度。明确安置住房建设人均最低补助标准、具体补助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具体标准,制定差异化补助政策,以确保易地搬迁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加大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力度。目前,国家级防护林的生态补偿标准为每亩9元/年,省级为每亩3元/年,天然林保护区内贫困户通过生态补偿每年仅能获得几百元的补贴,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应加大向生态保护区域“输血型”补偿,并建立相应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增长机制。四是教育卫生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开发的长远之计,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开展“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生产技术或劳动技能,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实现稳定脱贫。五是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解决贫困乡村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积蓄发展后劲;要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解决特殊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切实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

作者:三门峡人大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