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建设 >调查研究
关于陕县特色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4-10-16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关于陕县特色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陕县人大常委会
  
  为充分发挥县人大常委会凝心、聚力、集智的作用,加快我县特色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全力打造“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排头兵,2014年6月5日至11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全县特色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视察。调研视察活动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调研阶段。6月5日至10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四个调研组,分别由各位主任为组长,带领部分常委、人大代表以及相关工作机构人员对全县特色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视察。调研组采取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实地察看项目实施情况,组织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第二阶段,视察阶段。6月11日上午,组织县人大代表20余人,利用半天时间,集中视察了各特色重点项目。第三阶段,听审阶段。6月26日,县人大常委会第17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特色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工作报告,与会的代表和委员们认真审议,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色重点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2014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四大一高”战略和县委“四大战略”、“四项重点工作”部署,承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等机遇和政策叠加优势,努力打造区域发展的制高地,以特色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常抓不懈。全县上下形成了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局面,特色项目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特色商业区项目:《陕县特色商业区—温泉休闲度假区发展规划(2012—2020)》于2012年8月获省发改委批复,是首批通过发改委批复的特色商业区之一。陕县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商业区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塑造我县高品质,全开放的现代商业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区域人气,为县城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2012年以来,共建设重点项目19个,目前已完工项目2个,总投资3.7亿元的翡翠丽池养生中心已于2013年11月建成运营;总投资2700万元的高阳山旅游环线已于2013年11月竣工通车。在建项目11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4个,商业项目7个),总投资7000万元的鼎晨商城,6月份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00万元;总投资20亿元的高阳山商务会议度假区,温泉中心主体已封顶,计划年底试运营;五星级酒店地下一层主体建成,完成投资2.8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戴斯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已建六层,完成投资5000万元;天元国际中心总投资1.5亿元,酒店大楼及1号楼主体完工,正在装修,2号楼基础、地下车库正在施工,完成投资8700万元等项目。未开工项目6个,包括温塘五路、温塘一路等项目。
  地坑院景区项目:北营景区作为陕州地坑院文化旅游区的一期工程,整体规划为生态休闲区、核心游览区、乡村体验区三大板块。该项目于2012年8月完成整体规划,2012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5.8亿元,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目前,该项目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陕县地坑院民俗文化旅游节和千人百桌十碗席、全国剪纸艺术大赛等活动,为第二十届三门峡黄河旅游节增添了光彩,充分展示了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地域特色,扩大了地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推进特色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特色商业区方面
  1、编制项目计划,协调推进建设。一切工作的重点都要落在项目实施上,县政府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反复调研、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特色商业区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向各成员单位下发了《特色商业区建设项目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建设时间节点,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单位、到人,确保特色商业区建设有目标、有措施、有落实。
  2、设定准入门槛,提升项目质量。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布局上,招大商、选强企;在项目投资强度、开发层次、综合实力、企业信誉上严格把关;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跟踪问效、大力服务。目前在建项目投资额大都在亿元以上,加大了温泉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了温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拓宽了温泉水资源的开发广度。
  3、坚持规划审核,夯实发展基础。坚持规划引领作用,对特色商业区内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执行,设计方案经过城建规划部门细致审核、把关,进行不断修订完善,达到标准后方可开工建设。
  (二)地坑院景区方面
  1、科学规划,全力推进。科学地规划是快速发展的前提。县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对地坑院景区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订和完善,对优质的地坑院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策划,以打造高档次的旅游产品为目标,避免雷同化、差异化;以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为重点,切实增强地坑院旅游资源发展活力,努力营造陕县特色旅游品牌效应。
  2、加快建设进度,确保目标完成。坚持项目建设责任制,落实“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工作机制,有效地化解了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进地、拆迁、进展缓慢、问题较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在持续督促上功夫,使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充实组织力量,细化工作时序,倒排工期,加快工程进度,全力推进,确保了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3、突出地方特色,增强旅游吸引力。在地坑院景区开发建设中,县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注重以文化打造,促进文旅融合。突出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通过挖掘、整理景区文化资源,达到传承、弘扬本土(区域)传统文化的目的,以独特、原真的文化内涵塑造景区旅游形象,形成旅游市场的文化唯一性品牌。
  三、特色重点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色商业区方面
  1、部分项目建设滞后。有部分项目未按照计划要求开工建设或未达到进度要求,有的是因为拆迁协调难度大,导致项目无法如期推进,如:云泉路工程原计划一季度建成,温塘五路原计划3月份开工,都是由于拆迁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工期。有的因为资金缺乏使项目迟迟不能全面开工,如:银龄老年公寓项目的开发商出现财务危机,一时无力筹集资金进行建设;陕县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及附属用房项目,由于融资困难,项目只得延期动工。
  2、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虽然提出特色商业区要大力发展,但具体扶持政策还未出台,如:特色商业区管理办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等。
  3、宣传力度不够大。特色商业区品牌效应未叫响,对于商业区规划范围、区域重点项目等,没有明确的标识和标志,缺乏有效地宣传推广。
  (二)地坑院景区方面
  1、精品意识不强,部分设施建设不够精细。由于缺乏精品意识,在建设过程中对部分设施和装饰工艺要求不够精细,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档次,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效果。
  2、景区的规范化管理亟需进一步加强。建立和完善有效地管理机制,是提升旅游业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活力的基本保障。目前地坑院景区建设已基本建成,但就目前的经营和管理而言,规范化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影响了景区下一步的发展。如:在管理方面,还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和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
  3、旅游宣传、推广营销不足。地坑院是豫西地区人民群众特有的以地下穴居为主的居住生活方式,历史悠久,堪称人类文明的一个奇迹。但在进一步提升陕县地坑院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全省、全国叫响陕县旅游的品牌形象。
  四、几点建议
  (一)特色商业区方面
  1、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要抓好建成项目的运营。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吸引更广泛区域、不同群体前来消费,树立商业区品牌形象。二是要抓好在建项目的进度。各相关责任单位要进一步强化部门责任,加强与施工单位的对接和沟通,加强跟踪服务,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要抓好未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建设。要紧紧围绕未开工项目涉及的土地、资金、拆迁等重大问题,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尽快解决项目建设前期的问题和困难,力争未开工项目尽快开工。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打造一条整体一致,靓丽新颖的特色街区,政府应统筹安排,进一步明确职责,使其权利义务一致,关键是要有政策支持。一是尽快制定并完善陕县特色商业区管理办法。二是制定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通过创新招商方式吸引更多企业入驻,促进商业区快速发展。
  3、加强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的严肃性、统一性。目前,商业区已初见规模,省发改委批复我县特色商业区面积为1.65平方公里,而城中村、老城区等原有建筑占据了很大空间;同时即将开工的蒙西铁路也要穿越商业区,必然影响大面积土地无法有效利用,造成可有效开发的空间十分有限。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将商业区范围向周边扩容,以便今后大项目入驻开发。另一方面,要维护规化的权威性、严肃性,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偏差,坚决查处和纠正城乡建设中的乱搭乱建行为,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4、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特色商业区建设,使广大干部群众对特色商业区建设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在行动上更加支持。二是特色商业区规划内的经营项目都要有统一的标识,要在醒目的地方或电子屏幕、电视上滚动播放特色商业区规划范围和管理办法,使广大人民群众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三是加快特色商业区的招商引资步伐,创新招商方式,采取定向招商、资源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项目入驻,实现借力发展,推动特色商业区早日成为拉动陕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二)地坑院景区方面
  1、地坑院装饰装修方面要力求精细化。一是严把招标工程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准入度,从源头上杜绝资质差、技术设备落后等施工单位承接工程。二是严把质量关口不放松。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对部分装修不精细问题,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予以一定资金的处罚,给予警示。三是努力营造社会参与、群众监督工作机制,使整个施工过程都在群众监督下进行,阳光下运行,杜绝伪劣工程。
  2、积极探索规范化管理机制和体制。一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同旅游业发展先进县之间的学习和交流,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探索符合我县地坑院景区的管理和经营机制。二是积极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在用人机制方面多做探索和研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对于敢干敢为、善于管理经营者,县政府要给予干事创业空间,签订军令状,同时在经济奖励和政治待遇上给予倾斜和照顾,充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县域大旅游业发展增添无限动力活力。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一是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平台,建立旅游网站,开通微信微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地坑院特色景区。二是利用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和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充分发挥地处三门峡腹地的天然优势,积极承办赋予地域特色和浓厚文化底蕴等大型文艺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大力推介和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旅游观光,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以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努力打造特色旅游制高地。积极与各兄弟县(市)区旅游景区进行联姻,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逐步形成资源互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大旅游格局。
  
作者:三门峡人大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