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建设 >调查研究
关于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3-08-20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关于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3年6月14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

    为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来,我市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把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特别是《三门峡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颁布实施,成为引领全市经济转型的一个提升点和着力点,有效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形势良好,前景喜人。
    一、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四个显著”和“四大亮点”良好发展态势
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领域为重点,以采用高新技术为突破口,以创建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实现经济转型为目标,使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总结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可概括为“四个显著”和“四大特点”。
    (一)四个显著
    1、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显著增大。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施高科技重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298亿元,完成增加值达到42.8亿元,同比增长32.1%;高新技术领域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51.3亿元,新上高新项目90个,占新上项目总数264个的34.1%。
    2、高新技术企业显著增多。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家,带动高新领域企业72家。三门峡产业聚集区进入省级高新区行列,渑池县和市产业集聚区成为省级铝冶炼及深加工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中原精密、恒生科技、中原量仪、河南义腾等4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3、新上项目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氧化铝、煤化工、畜牧产业深加工等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863、支撑计划、省重大、产业化等项目;攻克了“糖酶制剂”、“金属镓提取”、“双面光铜箔”等产业核心技术;东方希望从氧化铝赤泥中提取金属镓,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成为同行业的“龙头老大”;义腾新能源公司锂电池隔膜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实现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仰韶生化、龙飞生物、弘奥生物等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全市酶制剂年产能达到4.2万吨,居全国前列,居全省第一。
    4、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11家,其中,去年全市新建4家、省级工程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高新区孵化器正在加紧建设,现已入驻企业14家,填补了我市没有企业孵化器的空白。全市专利工作连年受到省知识产权局通令嘉奖,市本级和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灵宝市、渑池县、义马市进入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行列。去年,仰韶酒业、三门峡供电公司、恒生科技等3项科研,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二)四大亮点
    1、“两化”龙头项目实现重大突破。近年来,我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已经形成的发展优势,通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和打造黄金、铝工业、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势头正盛,风鹏正举,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如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总投资320多亿的合作开发建设,给三门峡黄金产业基地,注入无限活力,插上腾飞的翅膀。位于义马东部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吸引德国鲁奇、荷兰壳牌、美国U-GAS三大煤化技术等全部“落户”,已发挥效益。速达股份公司研发的发动机增压增氧节能装置项目列入省自主创新专项,速达电动汽车以三大国际领先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汽车多种燃料控制器等,在汽车节能、新能源汽车行业和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已具备整车生产能力。仰韶生化公司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酶制剂生产企业,研发的食品级果胶酶和木聚糖酶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恒生科技公司承担的清洁镀金工艺被确定为省重大科技专项,“清洁镀金新材料研发及应用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掀起清洁镀金行业新革命,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和高端电子产品等领域,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30多亿元,利税1.3多亿元。同仁铝业、中金集团、骏通公司等一批重大高新项目相继建成,对引领经济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2、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去年,全市更加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共建成院士工作站11家,省级工程中心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企业建站数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企业省市各类创新平台达到70家。2012年,全市共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6个,重点实施了国家863、国家支撑项目,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家,带动高新领域企业达到72家。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省、市、县有效衔接的自主创新体系。近年来,我市组织的402项科技攻关成果转化项目,有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国家环保部颁布的5个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门峡占据2个,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新上科技项目竞争力强,争取资金成效显著。2012年,全市科技部门从国家、省争取到各类项目到位资金达4782万元,特别是在省级15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我市争取到2个,实现了重大突破。这些资金带动全市科技总投入2.2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63%,并带动全社会投入科研经费达到5.8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我市培育和打造的“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共规划实施重大项目184个,总投资1920多亿元。近期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重大项目51个,初步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同时,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跨入省级高新区行列,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门峡和渑池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三门峡和义马产业集聚区分别被评为全省“十强”和“十先”产业集聚区等,发挥了“龙头”和骨干效应。
总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强力推动“四大一高”战略,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一批大型新上高新技术项目和产业聚集区正在快速发展。这批新项目在1-3年内将逐步建成投产,产生效益后,我市的产业结构将会发生重大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将会顺利实现,我市的产业综合竞争力会明显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会明显增强,经济规模会明显扩大,经济实力会明显提高。
    二、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三门峡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宣传贯彻不够深入。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三发〔2012〕22号文件,《三门峡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措施有力,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宣传贯彻落实还不够广泛深入,没有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大型高新骨干企业还需要大力培育。目前,从我市企业的现状来看,资源型、原材料型、初级加工的小型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0%,高新技术领域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10%。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龙头还不多、带动能力还不强。已上马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正处在建设之中,形成生产能力还需1-2年时间,引进、扶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仍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科技研发资金不足。目前,全市研发资金占GDP比重低于全省1.4%的平均水平。金融等有关部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入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许多高新技术项目缺乏可靠的资金投入渠道,难于快速实现产业化,甚至失去发展机遇。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三门峡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宣传力度,建立推进发展的良好机制。为了更好更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提升我市经济实力,必须把贯彻落实《三门峡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十条意见》精神作为提升点和切入点。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再掀高潮。市各大主流媒体都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转型升级作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高新技术大家做,我为发展高新技术献计策,做贡献,争当高新技术发展的弄潮儿、排头兵。有关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科技研发团队,宣传我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升级转型的先进典型和项目,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各类企业都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形成“创新就是灵魂,创新就是生命,创新就是原动力”的理念和氛围。二是建立良好的联动协作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形成各职能部门,各相关单位积极支持,高效快捷服务,全方位构建“绿色通道”,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新高地,使我市的《十条意见》全面落实之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腾飞之时。
    (二)抓新上高、新、精、尖项目,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一是筹划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抓好“特种专用车辆”、“深冷甲烷分离技术研究”、“陶瓷涂层锂离子电池隔膜”、“黄金冶炼中氧化铁红提取”等省级重大专项的培育,特别是速达纯电动汽车和多轮驱动特种车辆项目,尽快建成整车生产线,早日投产见效。进一步推动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建设。二是筹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抓好“年产1万吨巯基乙酸异辛酯”、“年产1万吨农用微生物菌剂开发”、“废旧轮胎处理成套设备”、“年产1.5万吨水果液态果糖产业化开发”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谋划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是再上新的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新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项目和高级科技人才,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新上项目,必须是先进工艺和技术,力避落后产业。四是现有传统产业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力争立于不败之地。五是利用海关正式揭牌启用的大好机遇,结合大通关建设,加快申报三门峡综合保税区,支持进出口企业发展,力争使一批具有高、精、尖技术含量的项目在我市落地生根,发挥效益。
    (三)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强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一是要加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尽快壮大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二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建议新建和多建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尤其要做好省级黄金重点实验室验收工作和加快国家级实验室创建步伐,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夯实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带动各类企业的科技人员自主创新上档次、上水平、上台阶。三是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议应以高成长型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先导产业中的骨干企业为重点,把加强技术创新作为重中之重,统筹规划,统筹配置,信息共享,成果共有,荣誉共荣,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拥有知识产权、拥有专利特权,拥有先进技术的创新型企业,示范和带动全市企业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助推“一高两化”发展。四是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建议依托北京、上海、西安等国内外的科研重地,建设和发展三门峡科技大市场,积极为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个人提供技术交易、设备共享、政策支持、合作交流等公共平台和优质服务,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企业团队,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小群体、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

作者:三门峡人大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