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建设 >调查研究
关于三门峡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13-05-02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关于三门峡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2年10月25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

城市污水治理是热点问题,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非常关注,决定在今年10月份的常委会会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情况的工作报告。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9月3日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均平、副市长高战荣参加了会议。座谈会上听取了市环保局、住建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的工作汇报;各县(市)、区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辖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情况。9月4日吕均平副主任带领调研组深入渑池、义马、陕县,实地查看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情况,了解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运营模式、升级改造的进度、新建污水处理厂的开工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污水处理厂的基本情况
(一)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情况。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7个,污水日处理能力为19万吨,其中市区、义马、渑池、陕县、灵宝、卢氏6个污水处理厂是由河南省豫源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以BOT方式建设运营,采用的是SBQ微生物处理技术,处理水质指标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市(县)能进入管网的城市生活污水基本得到处理。2007年8月全部通过河南省环保厅验收。另外1个是渑池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洁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采用CAST(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水质达一级A标准,2011年正式投入运营。目前这7个污水处理厂运行基本正常。
(二)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情况。在现有的7个污水处理厂中,其中由河南省豫源清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建设的6个污水处理厂当时按照一级B类排放标准建设,无脱氮设施,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国家把控制污染因子指标的范围逐步扩大,原有的SBQ处理技术已不符合“十二五”COD、氨氮减排任务的要求,需要进行升级改造。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在2012年底前完成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任务。按照要求现有的7个污水处理厂中有4个污水处理厂要在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分别是:卢氏县、灵宝、渑池和义马污水处理厂。其中渑池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陕县拟于市污水厂搬迁工程合并,市污水处理厂要进行搬迁暂不在提升改造范围之内。
目前,卢氏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正在进行,总投资630万元,已投入280万元,10月底可建成试运行。灵宝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5月上旬开工建设,总投资980万元,已投入380万元,8月份中沉池、浓缩池的土建工程全面完成,9月份开始工艺改造和设备安装,11月下旬工程完工。渑池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因厂区面积不够,目前正在协商用地,未动工。义马市未签订协议也未动工。
(三)各产业聚集区污处理厂建设情况。全市共有7个产业聚集区,除卢氏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外,其余6个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预计总投资45860.39万元,截止目前已投入14754万元。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应在2012年底前基本建成,2013年投入正式运行。目前渑池县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渑池第二污水处理厂)已经于2011年11月底建成并投入运营,义马市、陕县、市产业聚集区的3个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其中市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完工,设备已安装70%,预计10月份开始调试及运行;义马市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已完工;陕县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土方完成,正在进行基础建设。灵宝市、卢氏县产业聚集区的3个污水处理厂未动工,其中灵宝的川口产业集聚区、豫灵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预计下半年可以开工;卢氏县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前期手续,正在地探和项目招商。
(四)市污水处理厂迁建工作情况。市区污水处理厂2005年4月投入运行,其位置在文体中心的旁边,散发的气味使周边的居民意见很大,同时也与广场休闲极不相称。随着城市的发展,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并且出水标准达不到现有的环境要求,因此市政府决定对现有的污水处理进行迁建。新的污水处理厂选址在陕县城区北部,由福建华明投资有限公司采用BOT模式建设,设计规模为日处理20万吨,一期建成日处理8万吨,总投资1.33亿元,处理工艺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高密度澄清+过滤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主要用于接收三门峡市区及陕县城区的污水,出水拟全部回用于大唐三门峡发电厂,这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为企业节省了用水成本。截止目前已投资200万元,项目立项审批、节能评估、征地、《初步设计说明书》等工作已完成;环境评价、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近日内即可全部完成;设备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计划在2013年5月建成。
调研组认为,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非常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建设工作列入2012年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的年度责任目标之中,对其责任目标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改造列入市委常委包县(市)督导环保工作内容之一,市环保局针对这方面的工作实行局领导分片包干制度,将局领导分成6个督导组,定期到各县(市)、区进行督导。三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卢氏县和灵宝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年底完成;渑池县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市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年底能建成投产。四是水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已经启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在规划设计时就考虑到资源回收利用的问题,设计建设有中水回收设施。义马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水回收设施,第二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有中水回收利用设施,为以后的发展留出空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进展较慢。全市7个产业聚集区目前只有1个建成污水处理厂,其余6个产业聚集区有3个正在建设,还有3个未开工建设。需要升级改造的4个污水处理厂,卢氏和灵宝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年底能完成,渑池和义马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还未签定协议,未动工。这两项工作的进展与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管网配套不到位。由于各地配套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收集覆盖面受到限制,导致污水实际收集率不高,且各县(市)雨污合流现象较严重。虽然我市大部分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在80%以上,但部分城市污水尚未全部进入管网,水量不足,不能满负荷生产,设施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尤其是义马污水处理厂负荷率仅为45.7%与设计能力相差甚远,致使该厂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三)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出台城市污水处理厂管理办法,形成了多部门牵头,没有明确职能部门责任,致使责任、权力、义务不够明确,未完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职能部门监督的格局。
(四)污水处理费拨付不到位。我市的污水处理厂全部是采用BOT模式建设运行,即企业投资,政府负担污水处理的费用的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府财政不能按时拨付,致使资金周转困难,影响运营。
(五)污水和污泥没有进行回收利用。目前我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没有回收利用,直接通过管道排入郊区的河道,污泥基本都是做了填埋处理,形成了资源浪费。
三、建议
为促进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这项民心工程的进程,进一步改善我市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化水平,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是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重要基础环保工程。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分认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重要性,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制和奖惩措施,确保切实完成市政府提出的目标和省政府制定的减排任务。
(二)高标准推进配套管网的建设工作。污水收集管网是污水处理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要有严格的规划设计,防止建大网漏小网。城市扩建过程中配套管网要及时跟进,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施工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雨污分设,各行其道。对不按规划要求施工的单位要严格处罚措施,做到不验收,不准使用,并限期整改。
(三)理顺管理体制。要按照《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理顺运行管理体制,明确污水处理厂的管理主体以及发改、财政、住建、水利、环保等部门的责任,各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责,密切配合,确保污水处理厂规范、正常运行。
(四)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中水和污泥的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排出大量的污水和污泥都进行外排和填埋,是极大的浪费。在建设和提升改造中要大力推进中水的回收利用,积极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变废为宝,向生产企业、市政绿化等提供非生活用水;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成分—氮、磷、钾,是制肥原料,加工转化,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推进中水和污泥的回收利用不仅是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具有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市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把中水和污泥回用纳入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五)落实政策,理顺污水处理费用支付关系。要认真落实河南省政府豫政办〔2006〕109号文件中关于“污水处理费不能足额征收且达不到保本微利运营影响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应由同级政府用财政自有财力和省下达的一般转移支付统筹解决”的规定,把污水处理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尽快理顺污水处理费支付关系,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制定拖欠污水处理费归还计划,严格履行合同约定,每月按时支付污水处理费,彻底解决污水处理厂运营资金困难,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

作者:三门峡人大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