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工作 >监督纵横
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3-04-26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关于三门峡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3年2月19日在三门峡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三门峡市财政局局长  宋  东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三门峡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2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转、求进、求实”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和“四大一高”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挖掘增收潜力,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较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
年初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  642622万元,实际完成686165万元,为预算的106.8%,增长19.1%。其中税收收入470449万元,增长11.1%。
年初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909377万元(含上级提前告知专项转移支付、上年结余结转),执行中中央代地方发行政府债券20294万元,加上使用上级新增补助、超收收入、上年结余结转、调入资金等安排支出446217万元,调整后支出预算为1375888万元,实际完成137126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增长15.6%。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年初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91484万元,实际完成260435万元,为预算的136%,增长11%。
年初各级人代会批准的2012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259060万元,执行中使用上级补助、超收收入、上年结余结转、调入资金等安排支出90669万元,调整后支出预算为349729万元,实际完成26149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4.8%,增长6.2%。
(二)市级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12年市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110000万元,实际完成110569万元,为预算的100.5%,增长14.3%。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市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 193254万元,执行中,加上使用上级新增补助等安排支出187611万元,调整后支出预算为380865万元,实际完成37746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1%,增长18.9%。
2.政府性基金预算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94190万元,实际完成7752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2.3%,下降27.9%,主要是市区范围内土地交易萎缩,全年成交量较上年下降34%,年初确定的棉纺厂95亩地、铝厂等地块均未交易成功。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2012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28019万元,执行中,加上使用上级补助、上年结余结转等安排支出,减去对县(市、区)补助,调整后支出预算为96088万元,实际完成63895万元,增长19.1%。
目前,2012年财政收支数据尚在统计汇总中,准确的执行结果待决算汇编后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12年预算执行的重点
2012年,面对外部环境趋紧、区域竞争加剧、自身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各级财政认真落实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关于2011年财政决算和201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意见,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统筹运作各项资金,着力扩需求,着力创优势,着力破瓶颈,着力惠民生。
一是财政收入规模平稳增长。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6165万元,比上年增收110112万元,增长1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在全省排第10位,增速排第11位。全市税收收入完成470449万元,增长11.1%,税收比重为68.6%。县级收入增长较快,6个县(市、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在20%以上。渑池、灵宝、陕县、义马4个县(市)进入全省收入规模前30强,分列第10、15、22和24位。
二是财政支出保障再创新佳绩。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16327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371261万元,增长15.6%。各级财政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2012年,全市财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支出达987300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2%。其中,全市财政教育支出292046万元,增长17.4%,圆满完成了省下达的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19%的目标。全市财政医疗卫生支出96887万元,增长10.5%。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1326万元,增长7.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到月人均1383元,城乡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助标准分别比上年提高43元和12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2640元和1740元,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市财政住房保障支出37599万元,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1.1万套,竣工8789套。全市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304万元。支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市财政公共安全支出60060万元。落实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基层政法部门提供公共安全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财政节能环保支出57347万元,增长20.3%。支持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技术改造,强化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城镇污水管网设施建设、水环境治理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
三是向上争取资金取得新突破。2012年,各级、各部门立足自身优势,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及时主动上报项目,争取资金。根据我市财力状况,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我市困难,积极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资金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2012年,全市共向上争取资金71.4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大大缓解了财政收支矛盾。
四是政府投融资呈现新亮点。2012年,市财政局、市投资集团、市财经投资公司通力合作,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发债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方努力,市财经投资公司第二期城投债13亿元于2012年12月18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中国人民银行备案,2013年1月29日以票面利率6.68%成功发行。另外还通过信贷、融资等多种渠道调剂筹措资金26.8亿元,为省、市“十大民生工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商务中心区、黄河公园、污水处理厂迁建、海关监管查验场、传媒大厦、三灵快速道路等重大民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五是促进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12年,各级财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服务“四大一高”建设。市财政局、市投资集团联合制定了服务“四大一高”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对市级“四大一高”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深入研究中原经济区、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优惠政策,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和信贷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税收、财政补贴、奖励补助等财政激励措施,大力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多方筹措资金2亿元,推动工业主导产业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筹措资金1500万元,大力支持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服务业集聚发展。
六是落实财政惠农政策取得新成果。2012年,公共财政继续向“三农”倾斜,全市通过“一卡通”向农民发放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7111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34万元,良种补贴2356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助资金8200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906万元,兑现农业保险补贴883万元。筹措资金8663万元,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土地整理等,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筹措资金5000万元,实施778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筹措资金7554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和搬迁扶贫,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七是财政管理改革开创新格局。2012年,各级财政扎实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管理,全市财政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规模分别达到33.3亿元和24.7亿元,节支率分别达到9%和10%。进一步强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中心,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网络监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012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财政收入总量依然偏小;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偏低,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财政偿债压力加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政策还不够完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作用仍需加强;预算管理力度仍需加大,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财政建设还需要加强,财政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等等。这些问题将通过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改进逐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初步安排
(一)财政收支形势
2013年是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深入推进“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但国际经济增长低迷还将延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次高速增长期,步入实质调整期,经济个位数增长有可能成为常态,市场需求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要素保障趋紧将成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传统优势产业税收贡献仍将受到制约,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贡献尚待提高,加上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税收收入增长将会比较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增长也将继续受到制约。财政支出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业水利、文化等支出需求增加,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也需要增加投入,再加上2010年财政部代理发行债券等政府性债务到期偿还,增支项目多、刚性大、政策性强,收支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我市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紧紧围绕建设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四大一高三化协调发展;依法组织收入,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着力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严格执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厉行节约,节俭办事,着力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机构运转、人员支出、法定支出、民生支出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着力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力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增强预算透明度;着力创新预算管理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2013年全市收入计划
按照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参考2013年三门峡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工业增加值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的经济发展预期指标,考虑财税政策调整的增减收因素,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按增长13%安排。按上述增幅,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7.5亿元。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是指导性计划,各县(市、区)收支预算的具体安排由各级人民政府报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级人大通过的预算汇总后另行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三)市级公共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1.公共财政收入预算
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125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6 %。
税收收入81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6 %。主要项目:增值税19700万元,增长16%;营业税26400万元,同口径增长17%;企业所得税11100万元,增长16%;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等23800万元,增长17%。
非税收入44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6%。主要项目:专项收入9000万元,增长11%;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3000万元,增长6%;罚没收入8000万元,增长12%;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4000万元,增长36%。
2.公共财政支出预算
2013年,市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1250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0233万元、市县体制结算收入42767万元,2013年市级财力198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0.5%,全部安排支出。
基本支出114800万元,比2012年预算安排增加8600万元,增长8.1%,占市级财力的58%。其中:工资福利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00000万元,增加8000万元,增长8.7%;商品和服务支出14800万元,增加600万元,增长4.2%。项目支出83200万元,比2012年预算安排增加9689万元,增长14.1%,占市级财力的42%。
法定支出等重点支出安排情况如下:
教育支出34792万元,增长13.5%。
农林水事务支出13473万元,增长13%。
科技支出1762万元,增长13%。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958万元,增长12.5 %。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4688万元,增长11%。
医疗卫生支出7568万元,增长12.6%。
节能环保支出4244万元,增长15.2%。
总预备费1800万元,按照《预算法》要求安排。
市级经常性收入预计85000万元,增长8%。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等法定支出预算增幅均高于经常性收入增幅。
为提高年初预算的完整性,上级财政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和上年结余结转资金均列入年初预算,2013年市级公共预算支出总额为211577万元。
(四)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96397万元,比上年增长24.3%。主要收入项目是:政府住房基金收入389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6288万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25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0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
2013年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6397万元,上年结余结转31046万元,可安排支出127443万元,按照“以收定支、专款专用、集中财力、确保重点”的原则,与公共财政预算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五)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省政府《关于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完善预算编制体系,2013年起试编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2000万元,主要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股利股息收入。
(六)完善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监督机制情况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对市属开发区财政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精神,完善市属开发区预算监督机制,把市属开发区预算纳入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范围,从2013年起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预算草案提交市人大审议。
三、2013年财政重点工作
为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2013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推进四大一高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基础支撑,整合优势资源,大力支持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工具,积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加快发展,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扩大投资需求,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强化财政政策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建设筹资机制,充分利用政府投融资平台,加大城镇化建设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功能,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强化财政政策引领作用,引导完善农民权益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筹资、公共服务跟进配套等机制,调动各方面投入积极性,加快推进符合三门峡实际、具有三门峡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认真研究利用好《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关支持政策,创新财政扶持方式,适当降低企业税负,着力推进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和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支持做大做强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一高两化”,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统筹使用有关专项资金,支持新一代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发展进程。
(四)加大强农惠农资金投入,支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始终把服务“三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增加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创新农业保险实施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农村公路、饮水安全等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加大投入,按照“稳规模、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实施好省、市“十大民生工程”,集中财力支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格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优抚对象等补助标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标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配套投入。巩固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成果,支持社会管理创新。
(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非税收入、预算绩效、预算公开、财政监督等管理机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公益性建设项目管理,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厉行节约,节俭办事,从严控制行政经费、“三公”经费、修建楼堂馆所和节会庆典活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13年我市财政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我们决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务实发展,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2013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三门峡更美好的未来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三门峡人大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