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工作动态
省人大《代表工作》专期刊发我市“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经验做法
发布日期:2024-12-19 信息来源:三门峡人大网

  三门峡市:积极开展人大代表“进点促干”活动

  三门峡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全市5373名五级代表开展“进点促干”活动,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深入到实际工作中、深入到矛盾困难中,为党委安排的大事建言、促政府办理的实事落实、把群众关心的小事办好。

  一、人大代表“进站点”,促进代表履职规范化制度化。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积极发挥代表联络站主阵地作用,根据五级代表所在选区、所属行业等方面内容,将代表安排进相应代表联络站,并对乡镇代表结合所在村落结构,安排到中心村、点等,共同履行好代表职责,为周边选民服务。一是规范化开展接待选民工作。代表联络站每周安排1天时间,由2名以上代表结合乡镇政府副职在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对能现场解答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让群众满意;对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台账登记,交由政府责令相关部门在1月内进行答复。二是制度化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根据上级人大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结合各站点所在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调研、视察等多种形式的代表活动,贯彻落实上级工作安排,视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政府工作,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加强代表履职档案管理。落实对代表履职的记录工作,各站点与代表一起记录好履职过程,登记好履职事项,对履职能力强、联系选民紧、建议质量高、实事解决好的代表,给予一定的表扬奖励,并拟作为推荐连任和参选上一级人大代表的重要参考。

  二、人大代表“进集会”,促进代表群众零距离真接触。围绕“集会”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代表进入到集会当中,实现“敞开大门搞活动,深入群众探民情,找到关键解民忧,真心真情做服务”的目标,让代表动起来、让群众看的到、让问题能解决。一是合理安排活动节点。根据乡镇代表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乡镇赶集、赶会的具体时间安排,如逢5、逢9等集会时间,安排2名以上代表,到集会上的显眼地点“摆摊设点”,让人大代表带“土气”、接“地气”,到群众身边听取意见建议,做到“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二是同步开展为民服务。结合代表“进集会”活动的开展,依托相关代表的职业专业特长,开展送医下乡、法律咨询、技术普及等方面的为民服务,为群众讲解政策、法律、技术等方面知识,并通过拉家常、问冷暖来就事论事、来收集问题,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打开群众心扉,了解困扰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三是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在活动当中,发现群众对环境卫生、道路提升、补贴政策、出行等问题关注度较高,引导大家就这些共同关心关注的问题商量讨论、出谋划策,提出高质量的建议,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如通过《关于三门峡市苹果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建议》等建议的办理,金融部门形成有效介入,由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推出针对苹果经营主体的特色行业信贷产品,并在利率优惠、额度核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贷款投放速度,支持苹果产业发展。

  三、人大代表“进网格”,促进服务群众真贴心暖人心。针对小区业委会建设滞后,物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按照“人明确、联系快、拉得出、真管用”的目标,结合社区大小、住户多少等信息,差异化划分网格,让部分人大代表进入网格之中,通过网格这条纽带,传送党的温暖,上传社情民意。一是“敲门到家”户户进。通过建立1073个网格,配备网格长1543人,做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责在格中定、事在格中办、情在格中结,实现了治理重心下移、服务触角延伸,让人大代表与党员、网格长等一起挨家挨户上门拉家常,促进居民的邻里情更浓、社区归属感更强。二是“疑难杂症”事事决。实施“代表+网格+业委会+物业”管理模式,定期召开业委会、红色物业议事会,指导推动业委会发挥作用、物业企业规范服务,特别是通过《关于城市中心商圈地带居民生活垃圾处置的建议》等,解决了在中心商圈增设垃圾集中清运点的问题,并跟踪查看垃圾处理是否及时,确保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商圈周边的环境卫生。三是“急难愁盼”快快办。增强代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力,针对老旧小区排水防涝改造等工作,人大代表李会茹等以身作则,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以前污水管道设计有缺陷等问题,提出将背街小巷周边的居民小区排水管道和巷道的排水管道连片改造等建议,解决因修路路基抬高,小区的排水不畅倒灌地下室,导致路面下陷、地面裂缝等问题。

  四、人大代表“进企业”,促进产业行业强基础助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推动政府各项惠企纾困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发挥代表的引领发展作用。为带动一方群众发展,注重挖掘代表在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和潜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产生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建立农业代表联络站,发挥人大代表及其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实行“统一种苗免费,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无偿技术服务,统一对外签订合同,统一保护价收购产品,统一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六统一”管理机制,带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周边的26个乡镇数十万蔬菜种植户增产增收。二是解决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围绕“育好人才、留好人才”,通过发挥人大代表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优势作用,结合专业特长、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向,积极探索因产办教、因企施教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打造“易事特订单班”等,以产助教、以教促产,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融合代表的共生共促作用。利用仰韶文化发源地这一宝贵地域资源,建成酒产业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郝惠峰、王新军、孟俊霞等积极入驻,分别结合自身白酒酿造、文旅文创创意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改进酿酒工艺流程,助力打造仰韶文化产业名片,并让文创产品走进巴黎奥运赛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结合监督《关于推进仰韶文化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这一重点建议的办理,通过颁布实施《三门峡市仰韶文化遗址保护条例》,提交世界遗产申报材料等,不断增强“圣地仰韶花开中国”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文 杜鹏举)


作者:杜卫萍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