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7日,义马永泰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搬迁完毕并通过验收,28日义马气化厂新火炬底座顺利施工。该市的20万吨硝酸铵项目建设用地多年遗留问题,以及影响气压厂的新火炬用地搬迁、姚仁线改造、项目环评等系列问题自3月7日义马市市长李隽瑜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办公、当场协调服务,逐一得到解决。这是今年以来义马实施“三项制度”转变作风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与代表。
2013年来,义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省、三门峡市的若干实施意见,按照“四大一高”战略部署,立足义马市情实际,制定实施项目指挥部负责制、半天工作法和督查奖惩三项工作制度,以三项制度为抓手,改作风,提效能,促落实,着力打造“阳光、务实、高效、清廉”政府。义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市上下克难攻坚、执行落实、调查联系之力不断迸发,为各项工作推进、加快义马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
以项目建设指挥长负责制力促克难攻坚。该市坚定不移地抓好项目建设,确定了工业生产、民营经济、城市建设、农业及城乡一体化等六大类89个重点项目,并首次实行了总指挥部领导下的项目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制,将每个项目逐一落实到每个县级领导,进度责任明确到每周,各个项目指挥长对项目运作中的所有问题实行一揽子包干并一抓到底,全程跟进,真正使新上项目抓落地、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抓质量,建成项目抓运行、抓效益。3月以来,义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到义腾新能源、气化厂年产20万吨硝酸铵及2.33亿标方天然气项目、开祥化工2×10万吨PBT等项目工地一线现场办公,协调处理影响重点项目进展的瓶颈问题、难点问题,妥善解决了气化厂火炬拆迁、磨料磨具厂搬迁、开祥化工项目周边居民搬迁等焦点问题,并要求相关部门尽心履职,敢于担当,合力攻坚,有力促进了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以半天工作法力促调研落实。该市今年实行的半天工作法即半天在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切实履行部门职责,保证机关正常运行;半天在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分包社区一线推进项目、落实工作、解决问题,确保力量在一线配置、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培养、感情在一线融合、形象在一线树立。该市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市领导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半天工作法”,上午到企业调研、下午在办公室上班已经成为工作常态。3月以来,市领导相继到市高中、公安交警大队、污水处理厂等关系民生的企业学校社区察民情制良策解民忧;全市各单位立足部门实际,制定细则,相继到项目一线、施工现场,到工作困难大、矛盾交织复杂的地方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加强调查研究为切入点,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使政企关系不断加深,干群距离不断拉近,实现了项目建设、交通疏导、植树造林、防火抗旱多项重点、难点工作的新突破。
以督查奖惩制度力聚发展正能量。该市完善细化各项督查考评办法,对重点项目工作考核采取量化计分办法,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半年评比、年终总考核,成绩优秀的在干部提拔使用时优先重点考虑,对成效差的则进行经济处罚和组织调整,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为进一步凝聚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该市以深入开展“抓作风促勤廉、抓效能保落实”的“两抓两促”活动为载体,开展先进“十杰”人物评选,树典型、树正气,着力培育干部“九种意识”,在全市大力弘扬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务实重干,善做善成,凝聚全市上下发展合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聚集强大的正能量。 (雷福泉)